在一个信息泛滥,思想匮乏的时代,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传世之作,摆脱思想的平庸。 如果阅读真的需要理由,那陈寅恪先生说的“士之读书治学,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,真理因得以发扬。”最符合我的心意。
关于“现实”的问题,大家都不笨,都能想得清清楚楚,都知道没有财务自由为基础,其它形式的自由只能作为“梦想”存在。 但是关于“虚”的问题,好像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,那些“不能当饭吃”的思考,被等价于“没有意义”,被“想这么多干嘛,累不累呀”的反问给抹灭。 我却认为,恰恰是关于那些“虚”的问题的思考,让每个人与众不同。如果我们跟大多数人(或误以为“身边/周围”的人就是统计意义上的大多数人), 想法一样,做法一样,想同样的事,做同样的事,那我们又怎么可能make a difference呢?Make a difference的前提是think differently. 每个人的想法受各自成长环境经历的影响,如果只能接触到跟自己经历类似的人,仅靠与身边的人交流,就不足以最大限度地think differently。 阅读那些能穿越时空阻隔的传世之作,算是有效的途径。
阅读不能解决某些迫在眉睫的问题,因“现实”的问题,没时间,没心情而不阅读的想法,我有不同的看法。当我被实验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,不会因为实验不顺而影响我阅读的心情, 反倒阅读能让我心情愉悦,满血复活。我也不会因为实在太忙,而没时间思考那些“虚”的问题,反倒是能借助想那些“虚”的问题,暂时性的超越眼前问题的束缚。 我也曾好奇,若是我少想那些“虚”的问题,多做些“实”事,是否能更大程度地make a difference,不过,我显然没那么干,也不愿意那么干。 因为我觉得,不思考无聊的问题,如何消遣有限的生命。没有才华供我横溢,就只能挥霍时间。
我读的一些值得一提的书:
Richard Feynman’s
-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, 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, Surly You’re Joking Mr. Feynman,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.
- 我几乎读遍了能找到的费曼写的,写费曼的书,除了他写的学术论文。我意识到,其实我不喜欢物理,我只是喜欢费曼物理。也是因为读了费曼物理,才去念了一个凝聚态物理的硕士学位。
张五常经济解释全系列
- 张五常的思想与文字,行云流水,每次阅读,都能然我领略到学问的飘逸。才华横溢,果真是“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”。我读遍了他写的全部中文书,除了他的博士论文,再三拜读他的《经济解释》。
Adam Smith, The Wealth of Nations
-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年初版,240年后的今天,它的思想依然活着。它的初版开创了经济学这个学科。一部伟大的作品,不意味着它全对,它的伟大是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, 后人可以学着用这个框架的逻辑去思考经济领域的各种问题。一个伟大的思想,即使是错的,也能给人启发。
John Rawls, A Theory of Justice, Revised edition
- 这部作品,期望论证出一个公正的社会,而非寄希望于道德呼吁。它不接受“不言而喻”这种说法,它借由几个基本假设证成一整套社会规则的思路,对我启发很大。
王小波全集
- 我尤其喜欢《红拂夜奔》,一本关于有趣的书。这本小说前言,写到“对于一些书来说,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;对于另一些书来说,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。。。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,正在被超越。。。 我正等待着有一天,自己能够打开一本书不再期待它有趣,只期待自己能受到教育。”
约翰克里斯朵夫,罗曼罗兰著,傅雷译
- 罗曼罗兰,献给:各国的受苦,奋斗,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。
- 傅雷,译者献词:
-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,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。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,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。
-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,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;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,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。
- 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不是一部小说——应当说:不止是一部小说,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。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,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。 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,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,是贝多芬式的一阙大交响乐。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打开这部宝典吧!
- 战士啊,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,你定会减少痛楚,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!
批评官员的尺度,安东尼·刘易斯著,何帆译
- 这本书曾经令我废寝忘食。由这本书开始,读了不少关于言论自由,公民社会的书籍,形成了现在对公权力持不惜矫枉过正的防备态度,不信道德自律,信法律规则约束,信权力制衡,信言论自由。
- 后来读了灰熊猫的系列小说《窃明》,《虎狼》,《伐清》之后,更加坚定法律规则约束,权力制衡。比如,法官就只该也只能考虑执行法律的公平公正,而无需也不能考虑民众情绪,social stability等问题。 national security,national unity,social stability,有政府其它部门负责,法官无需,也不能越权考虑。若是法官竟然抱着“合作的态度”,被公众舆论挟持,为了所谓的social stability等而没能主张法律的公正, 我不认为这个法官有所谓的“全局观”,而只会认为,他/她不合格。而且,他/她“考虑”所谓的“social stability”,是对有关部门的能力的侮辱,是赤裸裸的蔑视政府职能部门。 作为公民私人身份,可以随意考虑social stability,national security等,但是作为法官这个社会分工身份,是只能纯粹考虑主张法律公正的。 综上,法官被社会舆论挟持,一厢情愿考虑“social stability”,不能纯粹主张法律公正,这是越权,蔑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力,公私不分的行为,拿纳税人的钱,却没能尽到信托责任。